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时间为:
用户名 密码
党建实务
党员发展
换届选举
党员管理
党费管理
党课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实务 > 党课资料 > 信息详情
“上海应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解放日报)
信息时间:2011年12月07日   文章来源:本站  访问量:3805  评论数:0  收藏

公正,一个好社会的首要价值
——“上海应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之一
吉方平

编者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刚刚举行的市委全会结合上海的历史文化积淀,从现阶段上海发展实际出发,提出要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价值观的塑造和确立,价值取向的倡导和普及,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热切关注和议论的话题。从今天起,本报就“上海应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发表系列评论,以期进一步引起大家重视,引出更加广泛的讨论,使我们大家对“公正、包容、责任、诚信”价值取向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希望广大读者给予关心并欢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就像大江千里一路东去,公正,是人类社会历史长河的永恒追求。
    无论西方神话“绝对精神与永恒秩序之女”的正义女神,还是东方传说明辨是非、生性正直的独角神兽“蝄”,公平正义的美好理想,早在思想萌芽的人类童年,远在雪山融冻的源流之初,就已是不约而同的普遍期许。千百年来各种思想川流不息,古今中外种种探索激流交汇,公平正义的终极目标也始终是生生不息的共同追求。
    百多年前,主流汇聚,马克思恩格斯说:“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他们判明:公正是“好社会”的首要价值。
    近代以降,一批批仁人志士在山河破碎的神州大地艰辛求索,为国家、民族与社会的公正而九曲不悔,百折不挠。
    历九十载,击水中流,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就是一部为社会公正而奋斗的历史。
    三十年来,大潮涌起,公正仍是当下追求。一段时间以来,令人愤慨的“最牛”官员频现、热衷“审丑”的围观层出不穷、不敢援手成为“路人”效应、“冷漠自顾”刺激公众神经,在某些社会成员中间,正义似乎不被那么理直气壮地崇尚了,正派似乎不被那么理所当然地追求了,维护规则往往要冒风险,遵守秩序不免要被侧目……风气不正的种种热点,腐败不公的种种问题,促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凸显为整个社会的共同心声和当务之急的时代追求。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我们自然也不例外。
    站在转型发展的历史大潮出海口,面向东海之滨这座城市的我们,首先倡导:公正扬帆。
    一本名为 《你为什么感到社会不公平》的书,曾经流行热销。一堂名为“公正”的哈佛课,取代“幸福课”一时风靡。一位名叫“小悦悦”的被碾女孩,激起一场集体反思。正义、公平,似乎从没像现在这样备受关注。
    但我们也从没像现在这样——如此认同社会成员的机会平等,如此拥有社会流动的可能空间,如此享受社会保障的日益健全……
    1978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和确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公正理念已经深植国人心中。各种发展的机会大大增多了,自主选择的程度大大提高了,人们从心底告别平均主义,普遍开始认同“机会平等”;社会成员的壁垒逐步打破了,社会流动的通道日益通畅了,农民进城,新移民扩容;贫困人口不断下降,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低保待遇日益提高……这些,是我们社会公正的基本面。
    也正因为这个基本面,尚受制于 “初级阶段”的发展现实,又受制于社会转型的离心“甩力”,贫富差距、腐败现象,有时会让我们对于社会公正的直观感受“步步惊心”。
    公正,是历史的、相对的、具体的。超越历史阶段、脱离现实国情谈“公正”,抑或就不那么“公正”,所以我们对公正的期盼也需要一点耐心,需要一点“公正心”——看到基本面、看到进步;认识到不能单纯就公正谈公正,有丰富的成果才有充裕的共享,发展也是实现公平的基础。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则不因“初级阶段”而放松对公正的孜孜以求,今天就要勉力推进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机会面前的人人平等,并尽力减少结果的不平等,以日益趋近公正的目标。
    这,就是我们倡导的公正。它的价值追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
    上海之于公正,有着深刻的文化基因、丰厚的探索实践、强烈的发展需求。
    作为因商而兴的近代城市、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公平竞争、机会均等、遵守契约、规范操作,一系列现代公正理念已根深叶茂。“讲规则”是不止一位年轻人在这里的第一感受。“很规范”是不止一位外国人来投资的第一理由。这里的“阳光动迁”被视作程序正义的“极好范例”。这里的社会流动,甚至出现中国首例农民工子女考托福留学。这里的保障房审批,精细到分析申请人的水电煤缴费单。这里的义务教育,数十万农民工同住子女免费上学。这里的法官如有配偶担任律师,一律实行“一方退出”。这里的社会保障,已一次次提高老人补助、最低工资……
    而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跳出“中等收入陷阱”,正需社会公正的文化提振与支撑。
    我们倡导,城市每位社会成员,努力高扬公正之帆:
    ——干部要办事公道。“公正的基础是民主与法治”。法的繁体字右边是“蝄”,左边是“水”,《说文解字》释“平之若水”,意即公平。道德道德,先有道再有德,公道带动公德,而道就是规则。各类各级规则制度的设计、执行、维护者,要秉持公道之心,讲求公道之策,让社会规则的产生立足于大多数人的认同,让司法公正成为社会不公的最后终结者。以良制促良俗育良知,以良法促正气育公心,从而让公正像空气一样,大象无形弥漫身边,人人得以自由呼吸。同时每位社会成员要信法、守法、认法,真正从心底认同、信服、顺从,自觉遵章守法,
    自觉维护秩序,自觉恪守底线,从而让法律为社会守望道德的麦田、守住公正的底线。
    ——舆论要主持公道。这里讲的舆论,包括却不限于媒体,也包括大街小巷每一个社会舆论场的参与者。舆论要主持公道,就要坚持理性。公道就是公认的道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不管存在什么矛盾,最后总归要讲道理。讲理是公正的起点。尤其在热点不断的舆论态势下,每位社会成员尤其是舆论场中的“发言人”、“主持人”,更要坚持理性思维,既冷静分析、仔细甄别、认真判断,不激愤、不盲从、不渲染,又总能从大多数人认可的道理出发,敢于讲理、善于讲理,并且理直而气和、得理也饶人,从而真正形成一个人人依理说事、人人接受道理的舆论氛围,让社会公正成为舆论常态,进而熏陶影响每一个人。
    ——市民要处事公道。每位成员的心态,决定一个社会的生态。面对彼此之间的矛盾,遇到个人集体的冲突,不妨对人对事都公允一点、厚道一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报怨宽以待人,而不能对别人总有要求、对自己却很“宽容”,人人都盼望公平又人人都破坏公平。一个好的社会,需要人人有公正之心。
    不少上海人应该还记得,那年一篇高考作文《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作者笔下的真情和考官给出的满分,展现了一种社会群体间充满公正意味的汩汩温情。可以想见,写下此文的孩子,心底已然种下了公正的种子。我们期许这样的种子,春去秋来蓬勃生长,迎来一树一树花开。
    有了公正,社会就有了希望,人们就有了信心。
不做旁观者,不做破例者,让我们人人做社会公正的弘扬者、维护者、践行者。
2011年11月17日《解放日报》

 

包容,赢得未来的必备基因
——“上海应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之二
吉方平
   
    一部名为《双城生活》的电视剧正在热播,从片中“上海婆婆”做派是否地道,到京沪两家人之间的是是非非,无一不引发沪上“坛子”里的激烈争论。
    热烈的反响,靠的是强大的现实针对性——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资料,如今上海的“两地婚姻”比例已高达38%。因此,如何包容不同文化背景,巧妙化解观念差异,对上海这座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而言,的确是再现实不过的课题。
    事实上,身处当前这样一个空前的急速发展、变动和转型期,我们所面临的考验岂止是一桩桩“双城婚姻”。面对新移民涌入,作为城市个体,难免会产生身份焦虑;面对利益纷争,不同群体间难免会出现认同危机;面对观念不同,思想难免会出现交锋;面对背景差异,文化难免会出现冲突。然而,今天我们意识到,并且开始讨论、正视,这本身就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自觉,也是引领不同人群走向观念调和与文明进步的基础。
    11年前,联合国人居署提出了“包容性城市”的概念。我们历数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如纽约、伦敦、巴黎,也包括香港,无一不是将包容作为城市的共同价值观。历史已经证明,包罗万象、兼容并蓄的社会环境,从来是形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必备文化条件。
    包容,检验一座城市的自信与开明,也检验每一个人的胸怀与气度。
    “宽容就像自由一样。没有人能光靠祈求,就能得到它,如果不永远小心、警惕,没人能保有它。”这是一位西方学者80多年前的警世之言。
    从开埠前一个普通的地区商埠,到如今拥有2300万人口的国际知名大都市,这是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的“上海成长史”;而近悦远来、各操乡音、五方杂处,这几乎成了开启上海快速发展的一把“标配”密钥。“不在上海这样的大码头闯一闯是很难站住脚的”,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这句话,更是成为上海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最形象的概括。海纳百川、开放包容会给一座城市带来怎样的巨变?百年上海,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作了最佳说明。可以说,没有包容,就没有这座城市的今天;同样,没有包容,也就没有这座城市的未来。包容之于上海,有着强烈的历史意义和现实诉求。
    但今天的上海并非没有困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对我们的包容精神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挑战。
    作为城市化的先发地区,注定了“原住民”与“新移民”之间的资源争夺、“新二元”结构问题会比其他地方来得更早、更为突出。所以也难怪,每每出现有关上海人品性的讨论,常会转化成莫衷一是的热门“地域帖”;所以可以理解,当名为《我用了18年,才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我用了18年,还是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的“姊妹篇”出现网络时,会激起那么多的情绪共鸣。
    作为市场化的先发地区,率先走向现代化的上海所面临的社会阶层格局不断变动、社会矛盾日趋交错、利益诉求不断深化的问题,也显得更加复杂,甚至尖锐。一份《来自大城市的贫富差距调查报告》曾以“一墙之隔两重天”提醒我们,尽管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上取得巨大成就,但社会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也在局部地区凸显。
    身处其间的我们,也难免会心浮气躁。某些情境下,所谓的设身处地、体谅尊重渐渐成了 “奢谈”,矛盾当前,冲突压过了平和,抱怨遮蔽了谅解,回避取代了化解,冲冠一怒、一拍两散,反倒成了流行的处世方式。
    同样面临考验的还有我们的执政者。当“恨爹不成刚,恨妈不是玉”成为一种情绪传染,当“老百姓”开始变成“老不信”,面对不同利益主体的摩擦,我们又该如何兼听不同意见、平衡各方关切,以争取市民理解、赢得社会共识?
    这些都是摆在今日上海面前的现实课题。“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自由,尊重大众的所有,以共享福利代替自私自利;我们更应用人我无间的雅量,包容异己的存在。在科技进步、来往频繁的社会里,‘尊重与包容’显得尤其重要。”这是一位年逾古稀的出家人面对现世的断言。
    对一座城市来说,包容力其实也是一种生产力。所以我们必须思考:
    如果说当年的开放包容、锐意进取造就了上海的繁荣发展,那么今天上海在人均GDP已经迈过1万美元的门槛后,我们的发展后劲何在?转型之路的创新动力何在?
    是把门关起来,将封闭守成的心态当作我们狭隘的借口,还是以开放和包容的精神,无惧竞争为城市发展引来活水?
    是以抱怨隔膜的“撕裂心态”看待矛盾,任其由对立走向对抗,还是以进取融合的“包容精神”填平沟壑,携手走向和谐?
    是“以个人的体验代替群众的感知,以发展的艰难作为难以解决民生困苦的托词,以群众的利益诉求过高为理由掩盖群众工作的不力,以舆论的炒作为借口回避对工作过失坦诚的检讨”,还是以俯身亲民之风、坦诚沟通之意,拓宽社情民意渠道,扩大基层民主,凝聚群众力量,共同去化解种种社会问题?
    这是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我们亟需面对的价值选择——是我们这座城市,也是每一位居住在此的人们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让一座城市充满包容,需要生活其间的人们,告别“傲慢与偏见”。
    包容,首先是一种文化自信,有自信就会告别傲慢。那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价值判断模式,如学者所言,自傲本质上是弱者心态。因为只有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才会在潜意识里寻找、放大、嘲弄别人的“弱点”,以此获得“优越感”;也只有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执政者,才会不敢倾听来自基层的不同声音、才会不敢面对不同意见。
    包容,更是一种理性,有理性就会摈弃偏见。看似复杂的社会矛盾现象背后,其实都与利益博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百姓,我们当然可以“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但问题是,骂解决不了问题,尤其是充斥着成见、偏见、带有强烈情绪化色彩的表达,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给“问题”带来新的麻烦。同样作为政府部门,越是面对社会转型、矛盾多发,我们越是要意识到,在一个多元社会,出现不同见解、不同意见很正常,也就需要抛开成见,平心静气,注意倾听不同利益方的诉求,理解不同利益方的思维逻辑,以理性面对和解决问题。这不仅是尊重群众意见,也是在管理好社会情绪的“减压阀”。而唯有社情民意通畅,方能减少官民隔阂,避免不必要的误判和对峙。
    中国,曾历经动荡。无论何种动荡的岁月,都是百姓遭殃。今天,我们要平稳度过矛盾凸显期,抓住发展机遇期,就要以历史的责任感来倡导包容,以包容心看待矛盾,以包容心解决冲突,以包容心调节好利益关系。
    作家张贤亮曾表述他对上海未来的期待:“真正的国际大都市,那种开放、自由、不拘等级、地域、甚至种族的平等,令每个人都心向往之。我想上海要想做国际大都市,也应当胸襟更宽广。”
    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了包容,他也就懂得了尊重和倾听;对于一座城来说,有了包容,它也就赢得了空间和未来。
2011年11月21日《解放日报》


责任,从我做起的公民意识
——“上海应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之三
吉方平

    李影,上海一名普通的公厕管理员,她负责保洁的闸北区龙潭小区29号公厕,被誉为“全上海最好的厕所”。
    “最好”的背后,是一种朴素的责任观。“公厕是我的岗位,也是我的家”,这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外来女工,以七年如一日的勤勉工作赢得了这座城市最大的尊敬。
    李影对本职工作强烈的主体意识,恰与“责任”一词的拉丁文原意不谋而合——“我作答”;而在汉语里,“责”最早的象形字,则描述了“鞭打以求还钱”的场景。“作答”和“债务”,可谓责任的本意:人身处社会,背负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契约,身份,职业,财产,家庭……每样权利背后,都有一份对等的责任,需要人作出答复或偿还。如哲学家康德所说,“每一个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
    作为一种内在的自主意识,责任的承担须以人的独立和解放为前提。改革开放30多年,极大促进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权利与责任相应而生,权利的获得,令无数普通人有意识也有能力主动承担起经济和社会的责任,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氛围。但责任的承担,也离不开外部道义的约束。某些失范现象背后,无论是地沟油上了餐桌,还是老人跌倒没人搀扶,皆可看到社会转型期部分领域对利益的过度追求,伤害了公众的道德信仰,最后导致某些人对责任的放弃与背离。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个人责任没有替代品。”诚然,价值多元的时代,个人坚持何种信念与人生追求,决定于自身选择;但一旦个人都卸去了应该承担的责任,整个社会便如大厦失去基石,个人的权利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倡导责任的价值取向,是指向每一个“我”的一岗一位、一言一行,更是为了社会群体对善的共同担当。
    作为城市价值取向之一的责任,在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中找得见源头生成的因子。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一位网名叫“关山印象”的外地游客,写下了《有感于上海人的精细与务实》一文。令他感佩的,除了分列十几个类别的园区导览图、适合不同年龄游客高度的饮水龙头、复杂有效的排队管理办法……还有一名“背着工具袋、手拿锤头和螺丝刀的工人师傅”,认真地检查每条座凳,细致地加固每处松动。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开埠通商的城市之一,上海在上世纪初就逐渐确立起市场化的契约精神和生存法则,个人若慵懒和不作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就无法立足。长久以来,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岗位如何,市民工作起来总有一股敬业负责的精神,这大概是“精细与务实”的肇因。可以说,基于职业分工之上的责任心,是上海深入人心的精神要素,也是上海最令人敬重的传统之一。
    但今天,上海倡导责任的价值取向,并不仅是对传统精神的珍重,更有基于现实的考量。
    进入21世纪的上海,市场、分工和契约等现代化的动因进一步增强,常住人口已逾2300万,经济社会运行更加高效、更趋复杂,整个城市千条万缕、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久前的地铁追尾事故,足以说明在这样一个系统里,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小小疏忽,都可能如蝴蝶效应般引发严重的后果。
    因而,适合今日城市形态之责任,必须是各负其责又有责必问、失责必究的自觉意识和相应制度。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当建立在血缘和伦常之上的道德自律被削弱之后,在相互陌生的人与人之间,如何建构良好的社会秩序、如何培育积极向上的道德与责任意识,这也是一个值得思索的课题。
    无疑,适合今日社会特点之责任,既来源于个人自身的道德体验,也依赖社会契约关系来约定各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你怎样,社会就怎么样/你若爱,社会便不冷漠/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之后,这段话开始在网上流传。
    的确,最终,这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作为责任的主体承担者,我们该如何做?
    ——责任,是对本职的尽力。
    一个人的责任,与身份和角色密不可分。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体对责任的承担,以家族孝悌为核心,在关系伦理中自觉遵守君礼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各种道德要求。而在现代社会,个体的身份和角色,很大程度由职业和专业决定,因而,责任首先意味着对本职工作的勤勉敬业、尽忠奉献,不折不扣完成各项要求。社会的美好,源自于每一个最普通岗位上的人们不敷衍苟且,不马虎塞责。
    无疑,拥有更大权力、更高地位的社会管理者,必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在群体中起带头垂范作用。位高者责重,名赫者责大。对上海的党员而言,尤其是担任领导工作的干部而言,当下重于泰山的责任,便是承担实现“四个率先”、走在前列的国家使命,以及2300万上海人民的福祉和期盼。要以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的行动,对历史负责,对群众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责任,应是一种虔诚的、超功利的信仰,在再平凡的岗位上,也要付出全部的热诚和努力,不躲避,不推诿,不卸肩。
    ——责任,是对公益的自觉。
    今天,在上海的街头,一些公司和团体正在倡导对摔倒老人“扶一把”的活动,地铁里,网友发起了“妈咪护驾团”,以绿丝带为标志,关爱需要帮助的孕妇及老人、小孩……对个体而言,在公益事务中,是无关我事的冷漠以对,是愤世嫉俗的骂过即忘,还是追随责任的信念、尽出绵薄却尊贵的力量?这些普通小事,举手之劳,就从细微点滴处阐述了什么是责任。
    责任,应是一种起而行之的行动意识,面对他人和社会的需求,弯下腰,伸出手,捧出爱心,不彷徨,不麻木,不伪善。
    ——责任,是对是非的承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初大儒顾炎武的这句名言,传达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人生最高责任的理解——对家国民族兴衰的承担。
    参政议政,也是今天社会个体的责任之一,开放、多元的媒体平台,提供了比过去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自由度,但伴随畅所欲言、直陈肺腑而来的,还有无所顾忌的造谣传谣、不负责任的谩骂泄愤……怎样看待其中的责任与自由?
    责任,应是一种是非分明的主动承担,在自身的自由中,坚持理性、客观与公正,不偏激,不哗众,不欺罔。
    “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多元利益诉求的社会,责任是拒绝冷漠、传递温情、凝聚共识的纽带。上海今天在全社会倡导“责任”的价值取向,需要责任意识的开路前行,需要责任原则的制度约束,也需要持久的素质熏陶,需要持久的道德培育。
2011年11月22日《解放日报》


诚信,和谐社会的坚固基石
——“上海应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之四
吉方平

    《礼记》中说“诚者,天之道也。”无论四时循环、文明更替,诚信永远是亘古不变的大道。
    犹记得,奶粉安全问题曝光后,国家普查3000万儿童,花费之巨以亿计。犹记得,个别企业违规使用添加剂、虚假宣传绿色食品,知名品牌频陷“欺诈门”,令大众一时间“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吃什么心里都没数”。几家企业的不诚信,就带来整个食品工业的空前危机:人们从怀疑“广告”,到怀疑“商标”,从怀疑“标准”,到怀疑“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文明体系”,一时间“阳台种菜”竟在部分人群中风靡。
    美国智囊机构兰德公司出过一份令全球哗然的研究报告,暗指一国的银行坏账率如果太多,未来将重回“穷国”。因为,告别以物易物的小农经济,现代市场的本质正是“信用经济”:
    相信上市公司的明天会更好,金融才能“无中生有”;相信企业会履约,银行才敢放贷;相信市民会缴费,水电煤预先供给;相信消费者会还款,信用卡赊账才能成为主流消费方式。正是因为有了信用,几乎所有的物质财富,都可在信任中提前支取、市场中“凭空”滚动。
    恩格斯曾经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美国版、英国版和德国版写下三份序言,三者都贯穿了同一个思想——诚信是现代经济的基石。
    然而,一度我们的合同履约率仅50%、失信导致每年经济损失6000亿元;“不做假账”,对一些会计来说成了很难达到的要求;部分企业欠薪成“年底惯例”;拒绝慈善捐赠,因为不信“钱会用在刀刃上”;漠视老人摔倒,因为陌生的“我和你”充满防备和怀疑;老百姓对政府表态不信、对专家解释不信、对媒体报道还是不信;仅仅几条负面新闻,就可能摧毁大众对所有医生的尊重、对所有教师的感激……更可怕的正在于此,怀疑的种子一旦生根,待人接物都会以偏概全。“失信病毒”,可能让每个被害者,感染为下一次的加害人,人际交往提心吊胆、社会运行屡屡受阻。
    “诚信和道德是现代社会应该解决的紧迫问题。”在都市的陌生人社会里,脱离知根知底的熟人圈、缺乏银货两讫的安全感,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陌生交换,信任就是命脉。命脉梗阻,其痛何如?其险何如?
    失信的人不会赢得人心和下一次机会,失信的民族不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诚信建设之意义,一言以蔽——千秋大业之根基,它关乎市场经济发展,关乎民族复兴大业,关乎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新时代。
    近代工商业的率先兴起,使上海较早脱离了“熟人社区”,而进入需要以信用为枢纽的现代社会。信用意识的培育,信用制度的建立,于上海源远流长。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最早通过全国第一部征信法条,最早建设跨行业联合征信体系,最早在政府采购招标时引用信用报告,与国际接轨。上海还尝试引入第三方评价,不让政府担当评判者,政府本身也是信用的被评者。“阳光”是最好的诚信催化剂,公共财政、审计整改、网上审批,力推向全社会公开。
    诚信是上海最重要的商务环境。商务人士都能体会,在上海查询企业征信比较便捷,信息基本全覆盖。个人信用报告每天的查询量已达数千份。中国社科院发布的首份 《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里,上海名列前茅,重要原因之一正是“社会诚信基础好”。
    “基础好”是一方面。转型的困惑,失信的挑战,一样在上海鲜明地呈现。造假欺诈,诚信危机,也不时困扰着这座都市。社会学和心理学认为:信任的对立面,不是怀疑,而是个体的孤独焦虑、自我封闭。存在的孤独、个人的乏力,是现代转型中常常出现的现象。上海频繁的人口流动、生活的不确定,更加剧了这座城市的陌生人,前所未有地满怀防备,也前所未有地渴求诚信。
    上海要向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更进一步,失信挑战不容回避,诚信建设还须提速。
    诚信需要为政者的引领。
    民间顺口溜说:“守信不守信,关键看盖大印的”。政府守信,是全社会诚信的开始;政府失信,容易引发人们整个信仰的动摇。而公信力的削弱,会引发弥漫性的各种不信任,造成社会风气的败坏,尤其是会给社会矛盾的解决不断制造障碍。
    或许,发展中的失误缺漏、应对迟缓难以避免,队伍中的害群之马短时间内也无法根绝,但是勇于面对、坦陈真相、自我批评,应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不回避、掩饰困难和错误”,才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增强我们的公信力,从而也取得群众的理解和谅解。荀子曾说“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实事求是”的诚信价值观,一直是我们党在思想路线上的体现。我们可以做得不完美,但不可以不坦诚;我们可以犯错,但不可以掩饰错。
    “坦诚地对待一切,以党和政府的诚信引领社会的价值取向”,这是上海领导层的选择。其中透出的决心让这座城市的人倍添信心。
    诚信需要制度化的保障。
    继续完善制度、完善约束、扩大范围,让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真正成为现实。一位“信用君子”,能拥有更低的房贷利率、更高的信用卡额度、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多的社会尊敬。“一处失信,处处受制,寸步难行;处处守信,一路绿灯,事事便利”。长此以往,法制和德治终会融为一体。
    诚信需要每个人的自律。
    诚信的社会,不是靠少数人就能建立的。
    古语说:“交友不信,则离散忧愁,不能相亲”。我们可以用制度惩戒已发生的恶行,却无力强迫人的内心满怀信任、乐意为彼此驱散孤独愁离。
    曾经,先祖对诚信的理解是“真实无妄”,既不欺人,也不自欺。“曾子杀猪”,只为履行妻子哄小孩的随口胡诌,这是以身作则的诚信教育;季布“延陵许剑”以示对亡友的信义,“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口耳相传,这是诚信无价的人心所向;“千金市骨”招揽各方贤才,这是古人对诚信治国的深刻理解。我们历来就有“童叟无欺”的商业伦理、“无信不立”的修身之道。炎黄子孙的内心都深谙一条道理:“君子坦荡荡”,才会“得道多助”、“天涯若比邻”。
    所以,诚信不仅是制度保障,也是集体共识。它始于每个人的内心良知和道德荣辱。虽有赖于外在奖惩以防小人,但更力求主观自律,彼此守信相诺,才能守望相助,最终让每个现代人不再孤独。
    固然,从功利角度,诚信能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社会合作;固然,从管理角度,征信体系可以提高效率、方便治理。可无论有多少得失计算,从根本上说,诚信是渴求同伴的天性,也是实现自我价值、自由发展的人性。所有交易、所有制度,最终还是为了每个人都能收获幸福。
    为此,一座“诚信上海”,除了有人示范、制度完善,也在于诚信的价值观,融入城市的奇经八脉、深入个体的灵识深处。愿“一诺千金”,能砥砺上海,成为契约精神的象征;惠及子孙,成为全民的黄金定律。
让诚信成为上海的城市名片和软实力,让诚信成为上海和谐幸福生活的基石。
2011年11月23日《解放日报》


我要评论
评论:
  登录  看不清?点一下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请不要发广告。
·用户发表意见仅代表其个人意见,并且承担一切因发表内容引起的纠纷和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在不通知用户的情况下删除不符合规定的评论信息或留做证据。
·请客观的评价您所看到的资讯,提倡就事论事,杜绝漫骂和人身攻击等不文明行为。
每月一星 | 党员发展 | 党建时讯 | 文化论坛 | 中心组学习 | 学习参考 | 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 | 创建动态 | 先进党组织 | 换届选举 | 理念体系 | 党员管理 | 劳动模范 | 基层团建 | 党费管理 | 经验交流 | 集团新闻 | 经验交流 | 党委工作 | 班组生活 | 党课资料 | 社会责任报告 | 基层党建 | 经典案例 | 企廉论坛 | 创建文件 | 企业经纬 | 文明单位形象展示 | 制度法规 | 工作动态 | 历届表彰名单 | 青年园地 | 企业文化 | 文明创建 | 青年风采 | 网上党校 | 党建实务 | 组织生活 | 东方先锋 | 资料下载
网站已被访问 34199458 次